本網訊(图/文 党委宣傳部)11月28日下午,由芜湖市文化旅游局和我校党委宣傳部共同主办,芜湖市文化馆(芜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芜湖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芜湖市音乐家协会承办的芜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我校举办。
本次非物質文化遺産進校園活動,分爲非遺項目展示和非遺文化演出兩部分。蕪湖鐵畫、通草畫、徽州三雕、傳統女紅制作、泥塑、四季春、梨膏糖、戴氏荷花酒釀、耿福興的傳承人齊聚現場,通過現場制作、互動體驗的形式向廣大師生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魅力。活動現場人頭攢動,傳承人們親切地向同學們介紹傳統文化技藝,並熱情邀請同學們參與體驗活動。給廣大學生提供了近距離了解傳統文化,領會其文化內涵的機會,激勵廣大學子自覺承擔起保護非遺、傳承文化的使命與責任。
蕪湖市民間文藝家協會、音樂節協會的藝術家也在展覽現場爲大家帶來了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梨簧戲音樂改編的廣場舞《燈燈調》拉開了演出的序幕,濃郁韻味的黃梅戲對唱《路遇》,曲調爽朗質樸的無爲民歌《送晚茶》、繁昌民歌《捎個信兒去遠方》,唱腔抒情優雅的梨簧戲《武松》選段,字正腔圓的京劇《軍民魚水情》《永葆這戰鬥青春》,委婉悠揚的民歌《誰不說俺家鄉好》《大別山情思》。現場場掌聲不斷、藝術家們精彩的表演,獲得現場師生的一致好評。觀衆踴躍上台參與互動,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精髓,提升文化涵養。
“見人見物見生活”是我國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要理念,非遺不只是一件件體現文化傳統的産品或作品,它更是可見、可參與的生活。這次非遺進校園活動展示了蕪湖市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爲同學們提供觸摸傳統文化、認識傳統文化、研究傳統文化的機會和平台,從而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努力在全社會形成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良好氛圍,讓人們都參與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行列中來。